知耻是做人的基础
所谓知耻,就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羞耻之心,应该懂得羞耻的含义。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这是说有羞耻之心是非常勇敢的表现。孟子也说过:“无羞耻之心,非人也”,这是指不知羞耻的人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它要求人们做事要谨慎,符合仁义,分清善恶,不能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也始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种是有耻,也就是具有羞耻之心。譬如宁死不屈,几十年受冻挨饿放牧于北海的苏武;临难受命,决不背叛自己国家,最终被元军杀害的文天祥;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以及近代无数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另一类是无耻,就是没有羞耻之心。这种人往往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利益,不惜干尽卑鄙无耻之事。譬如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秦桧,冒天下之大不讳,充当日本侵略者傀儡的汪精卫,以及十年浩劫中的四人帮,他们全是无耻之徒, 全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我们谈知耻,可能不会涉及到鲜血和生命。但还是会回到怎样做人这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我们今天在学校不仅仅是刻苦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历史上学习好但不会做人的人给我们留下许多反面教材,宋朝杀害岳飞的秦桧学习非常出色,还是个新科状元,却毫无廉耻。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上世纪2、30年代也留学日本,文章几和鲁迅齐名,但他却在民族危难之时充当日本汉奸,还有台湾的李登辉,在美国获得农学博士,但是他竟然数典忘祖,主张分裂中国搞台独。还有前两天伏法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作为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居然以极其阴暗的心理杀害自己朝夕相处的几个同学,举国为之震惊。
同学们,羞耻之心是做人的基础,我们应该从小就知耻。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如果我们的行为伤害了别人,或者我们的行为有悖于公共道德,那么我们应该感到羞耻,我们应该随时纠正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真正不断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洪山中学: 吕幼夫
2004.6.21
- 上一篇:时间就是生命-吕幼夫...
- 下一篇:让我们的国旗更红-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