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2)班班级发展计划
日期:2005-06-08 09:05: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0

责任感,扬起班级风帆的起点

预备(2)班班级发展计划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是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每个人学生时代学的知识以后可能遗忘,但责任感会陪伴着他的终身。多年当班主任的些许体会告诉我,要把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搞活,必须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而育人的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用一句武术方面的行话来说,抓住了责任感这“一招”,就能收到以“一招”挈悟“七十二招”的效果。可谓走好这步棋,满盘皆活。那么,如何培养和确立学生的责任感呢?下面简单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预备年级:自我剖析  树立目标

在接班之前我受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启发,先在班级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一项问卷调查,深深地震撼了我,也震撼了学生们: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父母过分疼爱;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炼,导致意志薄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求高而多,对自己要求低而少。当这些数据反馈在学生面前时,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责任感的匮乏。

于是我趁势利用班会课启发学生懂得这五种责任感是树人的“纲”,是树人的关键;说大了是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需要,说小了是培养自己良好素质的需要,是自己提高成绩,长成参天大树的需要,进而给学生阐释了五种责任感的含义和基本标准。让他们深深懂得责任感是树人之“纲”,立身之本。并利用校级主题班会的机会让学生明白怎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

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渠道。在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应与家长相互沟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过程是创设责任环境,并促使孩子反复学习、反复实践负责行为的过程,也是其亲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所带来的喜怒哀乐的体验过程。及时跟家长沟通,有意识地将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供给孩子:比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安排旅游活动,给长辈准备礼物等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设计工作岗位,创设责任情境,激发责任愿望,促进责任行为的发生。使孩子一方面在行为和交往中学习和掌握社会道德的评价尺度,另一方面使情感体验在记忆之中,成为情感经验,并逐渐命使孩子形成较稳定的情感经验和表象,在遇到新的责任情境时,唤起他的责任情感。同时,刚进入初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性越来越强,通过“作业单”告知家长: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应让孩子来选择,来决定,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能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知道“责任”两字的份量。

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父母是孩子经常接触、观察、模仿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深,父母的责任感会通过生活小事点点滴滴传送给学生。

二、初一年级:理解内涵  培养意识

把班级的管理转化成一种公司的经营理念,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生活,每个同学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有自己特长和优势的优秀品牌,进而来塑造班级的品牌效应。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目标和诺言,把诺言作为旗帜,让老师监督,学习上,以每科优秀作为分数线,以年级总分前一百名为靶,让学生把旗帜插在靶上,期中、期末各检验一次。品德等第、体育成绩、优秀旗帜插进五十环以内的重点表扬,旗帜插进一百名、有进步的给予适当的表扬。组织趣味竞赛活动,争取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班进阶段前一百名的学生达15人,在本学年的四次大的考试中能保持这个水平。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总分争取名列前茅,能为学校,为班级、为家庭争光。为自己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民主管理,使班集体成员具有主人翁意识,具有责任感。要避免学生感到受制于人,产生被人“管”的消极意识。应避免班主任包办代替,独断专行,事事都唱独角戏的局面。班主任与学生应该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形成两个积极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应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进行“全员参与管理”的活动,让每位同学对班上的各项活动和各岗位全权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学生就会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了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品质,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班级的面貌也会越好。

三。初二、初三年级: 参与社会  激发责任感

在每周的回家作业单中,除学科作业外,应给学生布置特殊的“人文作业”和“生活作业”,可以是“搜集一个成功人士的故事”;可以是“给父母添一次饭,倒一次酒”;可以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可以是让他们看一期“焦点访谈”……等等,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和激发学生的责任情感。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应引导学生胸怀天下,紧扣时代脉搏,开展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会实践考察,让学生看看家乡新面貌,感受家乡新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意识。

经过四年的锻炼和积累,班级的品牌目标应更加明确,学生的品牌意识更加强了。整个班级在初三阶段,应呈现良好的态势。尽管学习任务加重了,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风气应更浓。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