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1)班班级发展计划
日期:2005-06-08 09:05: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1

建立文明班级,培养高素质学生

    为了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班级,为了让本班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力争更高更快地发展自己,我拟订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用完整的思想行为规范条例约束学生,努力促成学生尽快形成规范意识,逐步达成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初中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实际做来,可以用以下的具体方法:

1、提高思想认识---促知
    低年级学生 的思想认识还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常常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对哪些行为习惯是健康的,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抓好学生的思想认识,对于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我通常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抓感性认识,确立标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引导他们多观察,具体、形象、直观的良好行为习惯,以达到初步的感性认只。像学习方面的写字姿势、读书姿势,卫生方面的个人卫生保持(用眼卫生等)和环境卫生保持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看录像或示范讲解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抓理性认识,明白道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深化。俗话说: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仅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知道为什么要养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让学生知道爱护学校环境就是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可能并不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帮助他们明白道理。
    2、利用榜样力量--感化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的力量更容易感化学生,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进一步形成。
  (1)、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使学生学会自理自制。在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给予表扬,同学们都会默默仿效该同学,也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无形中,学生的自理自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2)、教师利用自身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其实,老师自身就是很好的榜样,我们通常要求学生穿戴整洁,不戴首饰,我自己首先也要做到。当学生的面捡起一团废纸或和他们一块认真地自习等,都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化他们。

3、经常评优表彰--激励
    学生某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要经历一个不断持续、不断巩固的过程,为了使其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除常常提醒外,更有效地是经常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被表扬的学生更注意让自己良好行为习惯持之以恒,让未表扬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中不断进步。如:每周评一次卫生标兵、纪律标兵、文明标兵等。这样经常性的激励,使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结合实践教育--导行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要经常在实践中检验一些学生已形成的良好行为和良好习惯,矫正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习惯,这对于深化教育、指导行为是很有益处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实践,不断分析,不断总结,反复教育,就能不断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巩固和完善,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开展多样式的班级学生活动,树立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良好学风,敦促所有学生早立志、早努力、早成功。

1、利用班会课开展榜样教育。
      设想1:学习历届优秀学生事迹;
      设想2:本班优秀学生学习方法交流;

设想3:“10年后的我”梦想主题班会。
    2、开展读书活动,交换有益的书籍阅读;
    3.以学校各项演讲征文科技比赛为主线,以班级各项活动为契机,发现培养有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确立较高目标,使之坚定信心,力争出类拔萃。发现艺术类、计算机类、写作类、体育类、表演类、科研类特长生,鼓励其保持兴趣爱好,专向发展,力争有所作为。
三、配合学校政体处和年级开展的德育中心工作,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
   
通过经常性谈心,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
    1、一般谈心
每天午读,我都找一些学生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一般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思想动态,或者是指出学生当前的努力方向等。每天早上、每天中午、每天下午我利用迎送学生的机会找一些学生谈话,在那个时侯我主要鼓励学生做好各项工作,相信他能行。
    2、特别谈话
为了显示谈话的重要性,有时特别把学生请到办公室面对面、正正规规地谈,把事先准备好的谈话目的,谈话的内容用清楚、简练、准确的语言告诉他。这种谈话一般都是用于表扬的多,这时学生往往会受宠若惊,感到老师是那么的重视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斗志,使学生有了进一步搞好工作、搞好学习的强烈愿望。从学生离开办公室时那满足的表情,我感到共同目标使我们师生间的心灵空间更靠近了。
    3集体谈话
德育工作华在创新。为了使谈话更具针对性,同时更有新鲜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分男女、分层次地与学生谈话,如与学困生谈话时,在指出他们不足的同时,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他们画家不能当医生,科学家不一定能识乐谱等,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潜能,目前学习不理想不等于你们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认真学习,养成认真、踏实的工作习惯,它也能让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成就,有作为;与优秀学生谈话时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也告诉他们,人的追求时无止境的,在竞争社会里,人不进则退,学习要精益求精,不能满足于现状等。
不论是哪一种谈话,我都不以老师的权势高高在上地训斥学生,而是以民主平等的作风与学生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张莹

                                                      2005.2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1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