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
日期:2006-05-23 12:35: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242

努力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

      吕幼夫

当前,在基础教育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都会把教师发展工作放在首位。因为教师能否发展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今天我们在追求和谐教育目标的时候,重视并加快教师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发展涉及到的工作有多方面,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是我们亟需关注和加强的。

一.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师德建设是否属于教师专业化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过去的认识往往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教学力能层面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敬业的品德素质,必须具备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社会交往、信息驾驭和教育预见能力。具体来说,教师除了具备有关的学科知识之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要经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能力、态度、兴趣、爱好和经验,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状况。实践表明,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更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已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教师专业化应该涵盖师德的内容。目前教师发展中存在的偏颇是,一种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只强调管理的单向性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尺度,漠视教师的自身发展。一种是仅仅顾及知识的传授,偏面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高,忽视师德建设,只需能“教书”,不求会“育人”。前者的结果使教师对于自身发展丧失信心,缺乏教书育人的持续动力。后者的结果使教师的责任意识茫然缺失,教育可能导致畸形和病态的结果。这都不是理想的教师发展。我们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工作中考虑,辅之以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并举,和谐发展。

二.教师地位与教师职责。由于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独生子女已成为今日学生主体

的现实,教育工作和教师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对教师寄予非常高的期望。从教育的需求和社会的定位来说,教师应该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是默默奉献的园丁,是照亮别人的蜡烛。他们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专业能力,他们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切教育需求,能够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对教师的这种理想定位与教师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地位是有相当距离的,对教师过高的心理期望是不应该也是不现实的。在当前应试为主的社会氛围中,教育本质被误解,教育难度加大。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一方面要满足家长关于“应试”的需求,一方面要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这在当前是较难克服的矛盾。可从社会地位来看,教师工作并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不断的招聘与连续的跳槽是当今中小学并不鲜见的现象。社会地位要靠经济地位支撑,中小学教师实际收入低于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与同类人员横向比较也并不乐观。这种反差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了教师地位与教师职责的不相称。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虽然多数教师能坚守“高地”,但心理失衡现象也相当普遍,这已成为我们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应引起社会的重视。我们要继续弘扬师德,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希望社会要适当降低对学校教育过度关切和对教师过高期盼的热度。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真正使教育工作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以此来坚定广大教师弘扬师德、献身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工作实践。无庸置疑,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继续教育要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服务,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后能不断加强自身素质,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从“九五”和“十五”教师教育情况来看,教师按规定学习了有关课程,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一部分教师还通过进修取得了高一级学历,这从总体上推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但也有值得我们反思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缺少针对性。按理说,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继续教育应该深受教师的欢迎,但实践表明,相当部分的培训并没有受到教师欢迎,或者说他们至少是缺少参与热情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但缺少针对性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培训远离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使教师感到厌倦。2。形式刻板单一。在岗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形式应该有别于职前的学历教育,可是至今为止,教师培训形式基本上还是集中面授式为主,且不说内容是否切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就从时间安排上来看,让教师们在一周五日的繁忙工作中抽出一日半日来集中上课,他们往往也很难静下心来,因为教学任务是既定的,进修回去仍需补课。3.效果不理想。基于上述因素,当前的教师培训费时耗力,收效甚微。应该说,从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以及受训教师都不会否认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都在努力想做好这项工作。可是目前尚未能改变教师培训脱离实际、形式单一和效益底下的局面。看来,怎样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让教师培训贴近广大教师,让受训教师愿学乐学并能取得好的效益,这是亟需各方共同努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评价与学校发展。教师评价是教师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但是在时下炽热的应试氛围里,学生应试升学状况成为社会评价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依据,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应试压力,教师评价也不能不受到影响。评价把成绩作为唯一的依据,这不能很好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实质,其弊端也显见,批评已见多多。可是由于以考试为主的升学选拔制度没有质的突破,有关教师评价也难有根本的改变。几年来,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可是理想与实际相去甚远,实际进展不大,其实这是必然的结果。问题是我们不能陷入另一个误区,现在人们常常把应试能力与应试教育混为一谈,把应试能力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以至于在学校工作中提到学生的应试能力羞羞答答,不那么理直气壮,这不是客观的态度。愚见以为,以考试为主的升学选拔制度既然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变化,教师评价以质量为主要内核的方式也不可能有质的改变。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应该正视现实,要切合实际来健全教师评价体系。1.教师评价不仅不能不谈成绩,不能讳言教学质量,而且我们必须把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德育工作的评价,结合过程和结果,质量始终为主要依据。2.教师评价也不能把成绩作为唯一依据。对教师的评价,除了需要包括教师的显性工作,如工作量、教学过程和考试成绩等,还要包含教师的隐性工作,如师德状况、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等,要力求客观反映教师的全面情况。3.教师评价要避免操作简单化。以往通过检查教案、作业批改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法虽然还不能完全舍弃,但操作过于简单,隐性工作被忽略。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研组同行评课来征求意见的方法尽管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次数、范围相当有限,也常常会影响到信度。我们要健全通过多种形式包括教师本人评价在内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质量。教师评价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谨慎操作,并且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24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