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振贤
随着洪山中学新一轮发展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二期课改的逐步推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到了日程上来。纵现近几年上级部门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估,办学水平处于同类学校前列,但唯独英语教学成绩处于相对瓶颈状态,没有优势可言,笔者认为我校英语教学质量要提高一个层次,必须重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我校英语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师资是一所学校的人才资源,是推进二期课改的实践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我校英语教师共有14人,师资情况如下表:
性别 |
男 4 |
女 10 |
学历 |
本科 12 |
大专 2 |
职称 |
高级 1 |
一级 10 二级 3 |
教龄 |
30年以上 1 |
20-29年 4 |
|
10-19年 7 |
5-9年 2 |
职务 |
中层干部 3 |
班主任 7 |
从表中看,我校英语师资队伍男女比例,年龄结构,职称现状较为合理,其中青年教师所占教师比例为64.3%,从数量上分析,教师人数属超编(我校04学年共计22个教学班)。
近几年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不能有所突破,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中,找出一些不足:(1)教师英语素养不够高,(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跟不上:(3)缺少良好的教学方法,(4)对英语课程和课堂教学把握上存在不足。因此,学校要在提高英语教师整体素质上下功夫,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尽快改变目前之现状。
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立足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家A Standhill.提出的“培训”和“发展”观点,很有借鉴性,他认为“培训”和“发展”在全方位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可互为补充。一方面,在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养的课程中应包括发展的要素;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自我发展阶段,要有一个计划,目的在于训练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可见“培训”着力于教师成为“技师”,侧重点在于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课堂技能与技巧;而“发展”则关注教师个体,侧重于提高其影响课堂有效性的能力。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其结果就是要让教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治能力的专业人员,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服务。
2.参加专业培训,增进专业知识
2004年,浦东新区社发局针对全区中小学外语教师,进行了一次口语和书面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对外语教师各层次培训的依据,培训在三年内完成。培训分为四等:A级为出国培训,B级是国内专业机构培训,C级由外籍教师培训,D级由国内专家培训。这是区政府着眼于区外语教学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拥护和支持。
3.加强自我训练,提升语言素养
外语教师教授知言知识,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外语。英语教师必须要过这一关,这是教师教学实践中既为学生提供“榜样”,又能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地、高效地进行的重要保证。
笔者常深入本校随堂听课,参与公开课评课,发现英语教师按教案上课,思路清晰,口语较流畅,可一旦碰到学生提问,或操练语言需要导入,或语言需要分析与总结之处时,教师的口语就会不自如,有的不讲,少讲,有的引入其它话题,显得讲解生硬,不连贯,不够深入。总之,教师的英语口语(不仅是指课堂用语),以及英语的基本素养,包括语音、语调、失去爆破、连读等一些语音知识与朗读技巧,显得不够成熟,致使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中,无法自如地引导学生的思考,也无法快速地应对学生在实际交际中所产生的困难,这是我校全体外语教师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除了上级部门给予教师的培训之外,外语教师理应自觉主动认识到这一点,要在口语和语言素养上下功夫。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1)加强听的训练:多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新闻;多看英文原版电影或VCD影片。(2)加强说的训练,多模仿原版英语音带;英语教师之间主动用英语交流;教研组活动时多安排一些英语活动;邀请外籍教师定期到学校来,进行英语教学探讨和口语培训。(3)加强读写训练:订一份外文报纸或杂志,看一些英文小说,上网查看China Daily和CCTV-9等英文网站,在网上获得英语信息,扩大词汇量。
4.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二期课改英语课程标准(征求稿)已公布,总目标是在学生学完高中英语课本之后,达到一门外语基本过关,教学可采用一纲多本。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开展多种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为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学提供了互相探讨的平台,也为教学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范例。
开展教学研究,以备课组为最佳,同一教材,同一单元,可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同一内容;也可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同一单元中的先后内容。
对整个外语组来说,可挖掘更多资源:(1)教研组首先制定计划,统筹安排,列出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课题。(2)开展英语教学技巧研究和探索,如听力技巧,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结合教学实践,写成课例,在组内推广。(3)发挥青年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为他们努力创造条件,搭建教学平台,开展教学评比,让他们展示才华。(4)推出骨干教师示范课。(5)诊断组内问题课。
三.立足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学习外语没有兴趣。还有一些客观事实,随着学龄增长,学的知识越感复杂,本可以应对的考试,也变得讨厌,难以得到满意的成绩,久而久之,对学习外语失去信心,成绩逐年下降。这种现象在初级中学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更可怕的是出现师生对立情绪,严重阻碍了教师实施教学。
培养反思型教师就是立足于教学实践,当教学中出现类似以上现象时,教师首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出迷途。
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反思:(1)对教材了解把握程度。(2)教案设计是否合理。(3)知识讲解、导入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快。(4)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是否落实。(5)学生获得语言训练的机会是否均等。(6)教学反馈是否及时。(7)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是否落实补救措施。(8)教学中是否有激励措施。
教师具备了反思责任意识,就会体现在反思教学的目标上,也会体现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上。如果教师常注重反思教学,并获成功,将有助于教学的更高层次的改进,对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 上一篇:喜报
- 下一篇:小说教学三步曲 曹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