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心态”给我们的启示
日期:2011-12-02 12:27: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254

“瓦伦达心态”给我们的启示

孙洁

今天的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平常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可到关键时刻却不理想,是什么原因呢?

有老师回答说,是孩子应试技巧有问题;有老师回答说,是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些回答虽然各有道理,但我认为没有找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症结。其实,很多优秀学生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是心态造成的,心理学上称为“瓦伦达心态”。

什么是“瓦伦达心态”?它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在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往他却不是这样,每次表演之前,他只想着“走钢索”,并专心为此做准备,根本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更不会为“成功”或“失败”而担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有的学生平常的成绩可能相当优秀,在关键考试中却没有出现期望的成绩,其原因往往是“瓦伦达心态”在作怪。学生可能心里总是在想:“这次考试太重要了,不允许有半点失误,愿上苍保佑我成功。”抱着这样的心态上考场,很容易发挥失常。

每年中考、高考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从考场出来,有的学生笑容满面,有的学生愁眉苦脸,更有甚者有个别学生失声痛哭。分析后发现,一些愁眉苦脸的学生,其中就有平常成绩不错的。只是因为考试时太在意自己要考出好成绩,而出现了意外。而那些笑容满面的同学,有一部分是平时成绩不怎么突出,带着平常心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道题目,只要考场上不留下什么遗憾即可。恰恰就是这样的平常心,才有了人们常说的超水平发挥。由此可见,抱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睡的睡,这样最好。平常心最自然也最合理。千万不要让额外的压力压垮。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25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