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五月保健知识
日期:2012-05-25 09:49: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254

健康五月保健知识

孙容

5 7 ――世界哮喘日,始于1998年,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以普及哮喘防治知识。

2012年是第14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活动将延续2007年哮喘日的主题哮喘是可以控制的。这个主题与最近出版的GINA指南文件中强调哮喘控制的精神相一致,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治疗的目标是哮喘得到控制,也可以使大多数哮喘患者获得正确的管理。通过哮喘日活动,旨在引起医生、患者以及卫生管理部门重视哮喘,使哮喘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治疗,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好哮喘,提高哮喘患者生活的质量,并进一步减轻哮喘患者的负担。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哮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支气管中长期存在非特异性炎症,而这种炎症并非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积极有效地控制哮喘需要长期规律地吸入激素。在哮喘治疗过程中一大误区是往往只注意症状的变化,而忽略了这种非特异性炎症持续存在。因而症状一缓解便主动停止治疗,使非特异性炎症失去控制,结果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严重者更需要住院治疗。这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了相当大的痛苦,同时住院治疗医药费用的增加以及误工、误学等加重了社会经济的负担和损失。另外如当哮喘急性发作时,大部分患者仅会通过服用激素和氨茶碱暂时控制气喘,当症状缓解后并未持续正规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对吸入性激素怀着莫须有的恐惧心理,擅自停药;部分患者乱用口服激素,虽然见效快,但由于是全身用药,长期大量服用后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相对于吸入剂局部用药的危害性要大。这些不规范的治疗导致很多患者肺功能受损,形成难治性哮喘。

5 8 ――世界红十字日,始于1948年,为纪念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设定,每年都会进行各种纪念活动。2012年“世界红十字日”的主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高举人道旗帜。

5 12 ――国际护士节,1912年的国际红十字大会,将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的生日确定为国际护士节。

5 15 ――防治碘缺乏病日,为防治碘缺乏病设立,每年有一个活动主题。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目前,我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克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球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在1991年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于19939月国务院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讨论通过了《行动计划纲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支持和援助。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3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 55日 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 55日 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 55日 )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 515

碘缺乏病(简称IDD)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在五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八日,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字承诺,2000年在中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妇女在怀孕期间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儿童正在生长过程中一旦缺碘,则严重影响智力发育,即使轻微的缺碘,也会成为学习上的低能儿。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碘缺乏病直接引发地主性甲状腺肿、克汀病(聋、哑、呆、小)等,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

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强制性全民供应碘盐以防治碘缺乏病。众所周知,铁在人体的含量约为4克左右,而碘的含量仅为它的180。这仅仅50毫克左右的碘却对人的生长、智力和身体发育以及一生的健康起着深远的影响。科学家们在一些碘严重缺乏的地区发现,许多生活在这里的儿童、青少年与其他地区的同龄人相比,体格矮小,智力低下。

优生优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影响优生的最大的环境问题是缺碘。碘缺乏危害的严重性在于胚胎期缺碘可导致脑的损伤。碘的惟一功能是用于合成甲状腺分泌的含碘激素―――甲状腺素。体内当缺乏足够的碘时,为了产生更多的甲状腺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增强,这就造成腺体的增大,出现甲状腺肿―――颈部增大。缺碘母亲生的婴儿可能患侏儒症,即呆小症,其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智力迟钝和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缺碘可能出现水肿。此外,碘和维生素A同时缺乏时所引起的甲状腺病变比单纯的碘缺乏更严重。据1993年统计,我国智力残疾的l017万人中,80%以上是缺碘造成的。

一般认为,成年人每日摄入150微克的碘就可以满足机体需要,食用过多同样对身体有害。过多食用含碘高的海产品、碘强化的食品,或把含碘高的水(某些深井水或高碘地区的地面水和井水)作为饮用水,在治疗甲状腺肿等疾病中使用过量碘剂,特别是儿童使用碘制剂如碘片等时剂量过大,以致碘摄入过多(每日500微克以上),会引起高碘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出现心率加速,气短,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烦躁,手、舌和眼球震颤等症状。因此,补充碘时首先应注意剂量,对儿童来说,切不可既用碘盐(已是适量补充了),再服用碘制剂,尤其是不可选用都含有碘的不同强化食品或碘制剂,重复使用将使碘的含量更大,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不良影响。有关专家认为,不应为了缺碘的大人群牺牲不缺碘的小人群的健康,我国个别地区不缺碘,例如连云港市,经过调查发现,当地饮用水里微量元素碘的浓度已经偏高,普碘反而导致高碘甲亢的高发,这类地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供应无碘盐。

人体对碘的需要量受到性别、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的影响,一般可通过膳食补充碘。碘主要存在于海带、紫菜、淡菜、发菜中,海盐、海鱼中的含量也高。在缺碘的地区,可采用食盐加碘的方法补充,也可服用碘化油或碘化物片,但最经济的方法是在食盐中加碘。
   516日 ――全国助残日,根据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5 20 ――中国学生营养日,始于1990年,目的是使学生营养宣传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5 31 ――世界无烟日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25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