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及预防
洪山中学 孙容
一、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不少学生会出现头痛、发热、鼻塞、咽喉痛、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有的家长将家中吃剩的头孢等抗生素药物让孩子服用,不去医院治疗,认为流感无非是发热、流涕、咽痛,只要服几天药就会好转,其实这是误将流感与普通感冒混同。
感冒在临床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两种,都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都以空气中飞沫形式传播,但它们之间是不同的。普通感冒可以由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而流感的病原体仅为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对人们的影响较小,多为散发在一个单位,可同时或先后有多人感染发病。而流感常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常造成地区流行,甚至可引起世界大流行。
普通感冒常常先始于打喷嚏、咽部痛,然后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发热较低,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而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出现高热、发泠、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症状,一般经过对症治疗,一周左右可痊愈。但少数病人会引起肺炎等其他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人及体弱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因此,一旦学生出现上述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因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减少继发和并发感染,尽快康复。
流感和普通感冒在冬春季节,气候冷暖聚变时,容易发生,应加强预防。
除了要注意学生保暖,加强户外锻炼活动外,应养成居室开窗通风换气的好习惯,尽可能少去人群拥挤、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营养均衡 ,以提高学生免疫力。对个别体弱和抵抗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但流感疫苗对普通感冒无保护作用。
二、为什么学生容易感染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人类至今未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之一。流感发生流行,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流感病毒变异与人群的免疫状态。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很容易变异,常常可引起学校中集聚性发病。一旦出现流感病毒新的抗原变种,人们对它缺乏免疫力,就可能引起局部流行,甚至也可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一般流感病毒感染后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能防止同型病毒再感染,其维持时间约1~2年,但成年人经同一亚型的不同变异株反复多次感染后抗体维持时间较长。
学生受流感病毒感染频率明显低于成年人,很多学生对当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很敏感,其抗体水平又较低,因此当同班或家庭中有人感染流感,没有及时就诊隔离治疗,仍在一起上课学习和生活,其他学生很容易经空气传播而被感染,使学校中出现集聚发病。
三、学生怎样预防流感?
流感与普通的伤风感冒不同,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学生中容易感染和集聚发病。由于流感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对症治疗,因此对流感的预防更受到人们重视。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发病最多的人群,也是学校老师和家长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
流感发生有季节性,在北方地区冬季是高发季节,在南方地区春季和秋季发病较多。在流感易发季节,学生要加强自我防护,注意防寒保暖,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多呼吸新鲜空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学生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加强户外的体育活动,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在流感多发季节前,对一些体弱、经常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学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流感病毒的抗体,能较好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造成每年流感病毒株有些变化,因此需要每年接种一次当年生产的疫苗。值得指出的是,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流感,不能预防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若同学中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早到医院诊治。其他同学应避免接触发病者,同时对患病学生班级、活动场所进行空气消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预防。
- 上一篇:我的好伙伴优秀征文...
- 下一篇:红眼病的症状与预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