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本领和精力
上海市洪山中学 叶扬
刚刚过去的一年经过我们备课组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经验自然不及老教师那么丰富,现将一些教学心得和感触和大家分享:
一、功夫花在备课上
课前备课、写教案,课后反思,二次备课,每堂课上都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二、本领显在课堂上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初中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比小学生成熟,但自制力还是不够强,学习主动性相对也不够,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数学课的教学要精讲多练,讲课时语言要简练,准确,讲解的时间要越少越好,以便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板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正常教学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课堂上要求每个同学眼睛必须跟着老师,对于老师的问题必须言听计从,只有这样才能使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精力花在纠错上
繁重的课后作业只会累积学生对数学的厌恶,他们会认为数学就是没完没了的做,因此适得其反。少而精的课后作业最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订正也视作一项“作业”,并树立“订正比作业,更重要”的思想。订正分为两个环节,先从订正每一道错题的过程来看,然后从一个阶段的订正情况来看进行错题整理,从而形成“练习——反思——订正——再练习——再反思——再订正”的订正系统,不断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有效性,使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总之,良好的数学成绩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的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不断的积累,不气馁,不放弃,逐步提高。
2013年9月
- 上一篇:巧用智慧,携手合作—...
- 下一篇: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