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凝聚力工程贯穿整个初中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是组织良好班集体的向心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预备4班的班级工作发展计划主要是围绕班级凝聚力工程贯穿整个初中,使班级里每个同学都能健康、愉快、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首先要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委领导班子,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队是联系班主任与同学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所赢得的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在已有一学期的班干工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平易近人的思想教育,同时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真心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力量。加强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培养他们工作独立性,为班级的凝聚力工作打好基础。 其次,为了使班级有凝聚力,还必须培养学生主人翁的精神,师生间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同时根据每一学期政教处布置的工作而设立班级的共同目标。由于共同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学生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激发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使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得到加强,使同学们为了维护集体荣誉,为了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同时通过组织必要的,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如为民服务,班会等让每个同学展现才能,而提供舞台,愿意为集体出一份力。让每个学生身心愉快地充分地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学生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最后,班级凝聚力的巩固还体现在班级的分期的教育管理上。学生从预备班到初三成长过程的每一过程都有其重心和特点,因此,班级的分期管理,对班级凝聚力的巩固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阶段是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尚保持着小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告别了小学“保姆式”的教育模式,从依赖家长和老师的被动从属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因此,在一过渡期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及时地关心帮助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地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预备年级这一过渡期,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因此这一阶段的凝聚力工程主要表现在学生爱班、爱集体方面。然后当学生进入到初一年级后才能增强是非的分辨力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自我控制,使其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他律转为自律地发展,为学生顺利进入第二阶段而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阶段是初一下到初二的分化潜伏期。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成人大感日渐增强,而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又易于导致出现行为偏差,存在行为的盲目性。因此在这一阶段班级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阶段凝聚力工程主要是,教育学生互帮互助,在良好的班级集体中健康向上,同是挖掘每个同学的闪光点,通过班级各项活动,给每位同施展才能的机会,因人而异,让每个同学在学习和行为上找到自己的目标,同进督促上进,控制下滑,并及时进行家校联系,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从而减少两极分化,“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让结合起来适当的班级管理措施,使学生为第三阶段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是学生进入初三阶段,面对升学,毕业考试开始思考和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这一阶段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对自我、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中考。这一阶段的班级凝聚力的工程体现在充分发挥班级学习、行为方面的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一帮一,一起实现自己的理想”,协同作战,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班级凝聚力工程划上圆满句号。
洪山中学预备4班 卜丽成 2005-2-17 |
- 上一篇:初一(3)班班级三年发...
- 下一篇:预备三班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