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
洪山中学 张静艳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已是当务之急。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看到,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该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点
平时非常注意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因为我深深的懂得:“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就需要现代化的教师。而现代化的教师不仅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要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从知识的权威者、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一名知识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真正从一位教学者成为一位“助学者”,从一位“教育学”变为一名“助育学”。从对学生严父,慈母式的管教转变为“教育爱”,一种更为科学,更为理性的爱和教育方法。
二、 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教学生“自学”
1、用简笔画,以此引发学生兴趣。根据内容,将课文改编为一副副生动的简笔画,画在幻灯胶片上或利用电脑制成课件,上课时,学生可以边看画面,边听录音,然后,边看画面,边复述课文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时的兴趣。
2、创意出新颖独特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dinner一课时,我还将食物带入课堂,把教室当作自家的餐厅,请不同的学生担任角色,让同学自己使用实物来用英文表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情景之中,达到以“境”促“情”以“情”激“趣”的目的。
三、 强化听说训练,改变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的状况
教学中我发现,其实大多数的学生都愿意听,也愿意说英语,只是他们没有机会,没有环境而已。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以下措施:
1、坚持每课前10分钟的听力训练,听课文以及课文后的同步练习。有时也听一些英语歌曲,提高大家的兴趣。
2、在课堂上坚持尽可能多地说英语,虽然刚开始会有学生不适应,但只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学生很快就会跟上并适应。
3、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课堂上对话,复述课文,口述作文,看图说话,让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 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比如,通过Computer多次在课文中的出现,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解计算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有关奥运的文章,除了了解奥运的历史、宗旨、目的与精神之外,更要让学生懂得热爱体育运动,参加体育运动,维护并发扬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是每位青年人的起码的体育文化道德修养。并希望学生为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每课的知识背景的介绍中,我十分注意讲解人文方面的知识,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让学生关注与语言相关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意识。
五、注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的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按照各自英语水平的差异,选择不同层次的英语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我在教学中的基本做法如下:
1、主体参与。课堂上,我总是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形式中,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参与语言实践。比如,对话练习不要只叫两个学生在台上表演,用同样的时间,可以将学生分组,让更多的人参与,虽然,表面上看课堂有点乱,但只要组织好,其效果要好得多。
2、以练为主。英语是在语言实践中练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所以在课堂上,我讲的时间基本不超过四分之一。
3、英语笔记口语化。英语是一门语言。听、说、读、写应该贯穿每一节英语课。从导入到回答问题,到语法的讲解,都应该让学生不停地说,以此促进学生习得语言。
- 上一篇:努力促进教师的和谐发...
- 下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