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境设置的作用和方法 勾卓军
日期:2006-02-01 10:26: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662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境设置的作用和方法

                                                      

  洪山中学   勾卓军

      

所谓情境设置是指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运用一定的手段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情景与环境,使学生的认知、观念与情感充分统一的教学活动。

       一、情境设置的主要作用

     (一)情境设置的直观性特点,有利于课堂教学遵循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时期。在初中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他们的抽象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必须提供有关感性材料的支持。在课堂中进行情境设置,将理性的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图画、录像,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可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外化为一个个具体、熟悉的景象;使枯燥呆板的文字符号化为生动的丰富形象;使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去直接地感受情境中的思想与情感。进而,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训练抽象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二)情境设置的多元化特征,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可见,好奇心是人们固有的。但中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一旦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培养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情境刺激能够强化学生反应,这是由情境设置的多元化特征决定的。情境设置运用现代化手段,配合语言的生动描述以及表演的再现等多元手法,可形象构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立体空间,给学生的知觉、感觉以新的刺激。

       这样可以营造出一个适于学生探索问题的广阔心理场,以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

       (三)情境设置的感染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若忽视情感因素,思想政治课课教学的思想教育必然是空洞的说教。借助情景设置的感染性特征,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情感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有可能达到政治课教学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初中学生的生心特征表明,他们富有热情,情感体验易受外因影响,尤其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情绪易受感染。因为情境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情感因素,教师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积极情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授,学生富有激情的表演,音乐图画的情感渲染纳入创设的情境之中,就有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投入学习。

例如,在预备年级讲解尊敬父母这一内容时,教师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带领学生进入意境想象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成人,去发掘学生心灵中对父母美好情感;然后挑选出一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加以朗诵,加强情绪渲染,唤起学生的亲切感。这感人的情境氛围,冲击着学生心理,激发起教学所预期的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和尊敬之情。

       总之,情境设置使学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获得大量生动、形象的具体表象,而且受到特定的气氛感染,使认识和情感过程统一在同一情境之中。因此充分充分利用认知、行为中的情感因素,可收到单纯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情境设置的主要方法

(一)  情绪渲染法

即通过教师或者是有准备的学生主动的言语,丰富而准确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等方面的情绪渲染来感染学生。

        (二) 情境展示法

即通过诸如投影、录像、音乐、小品、漫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渲染适当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和教育学生。

       (三) 角色扮演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模仿某种典型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去展示情境,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角色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 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扮演法之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四) 实践体验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大情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自我体验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情境,只要教师精心地选择社会环境中积极、光明的教育要素,带领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途径置身于社会情境之中,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激发积极的情感、获得相应的知识观念、培养行为习惯 。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而止矣。”

       情境设置的方法还有许多种,诸如情境辨析法、知识迁移法等,但无论选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从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出发,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情境设置必须境中含情。情境设置的重要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所设置的情境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所以情境设置必须境中含情,要把握住学生的情感兴奋点,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境之中。

       情境设置必须理寓其中。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情境设置必须理寓其中,将教学与教育内容寓于情境,使其具有深刻内涵,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则情境设置就会失去其核心与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教育意义。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66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