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稳步推进学校的新一轮发展——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感 吕幼夫
日期:2007-06-27 09:08: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们学校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提高认识,把这个精神始终贯穿于工作实践中。
         一.我们在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工作时必须确立人,也就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的地位,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什么,这是我们办教育的尤其是学校领导必须明确的关键问题。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就是明确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教师发展为本。我们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校园环境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加快师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目中有“人”而不是有“物”,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无视“人”的利益而去单纯追求工作效果,甚至牺牲“人”的利益去堆砌所谓的政绩,这是与以人为本的观念背道而驰的。
        二.我们在学校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时要把建设“民心”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今年开展的“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活动是建造“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民心不可违。我们作为基层干部,应该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在具体工作的决策时,要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支持作为标准。凡是群众满意的拥护的事我们应迅速地办,凡是群众反对的事我们应坚决不做,有些事情群众暂时不理解但又符合整体利益,我们应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理解以后再办。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应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要不断地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每一位教职员工敬业爱岗,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
        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应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我们应当屏弃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尽管有当前的社会因素和客观氛围的影响,学校面临巨大的应试压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片面的应试行为只能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它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格格不入的,更难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因此整个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动员大家去努力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学校应该走在前列,切实改变片面“应试”的不良状况,稳步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2004.11.11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