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成长 姚蕾
日期:2009-02-04 10:28: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178
让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成长
洪山中学 姚蕾
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要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展现。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集体,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要让学生在班级的自我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成长呢?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谈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刚进入学校时,总是带着纯真和幻想,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同时他们对生活又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缺乏锻炼。因此,我抓住他们刚入校的时机,和他们进行双向或多向的沟通。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是否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等,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新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课堂上,我也很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正确调控他们的情绪,用相信人、发展人的眼光看待他们。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很淘气,贪玩又好动,不论男女同学,总爱捉弄,都爱欺负。不管我怎样对他进行说教,效果都不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爱劳动,我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给予表扬,树立起了他各方面的自信心,他逐渐改掉了欺负别人的坏毛病了。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从而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在实践中,我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 “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班队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三、引入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现在的班级管理,大多事无巨细,班主任一统到底,长期以来都是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是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1、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在实践中,我采取了让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学生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即可参加竞选,展示自己才华。通过参与竞选,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2、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如今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渴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根据这些特点,本着“尊重学生,提供机会,平等相待”的原则,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建立了班级岗位责任制。班级设立各种各样的岗位,如劳动委员、学习委员、卫生检查员、学习组长、安全管理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各自的潜能。班级还建立“值周班长制度”。制度规定由值周班长组建班委,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这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精神,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有些一直被认为“差生”的同学,通过当选“执政”,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明显进步,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出众的组织才华和能力,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这也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增强了自信,让他们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
3、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倡导合作意识。我们通过期末考评、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能。”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我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组织活动之前,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班队活动,创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有所收获。例如:“以文会友”、“露一手”“岗位轮换制”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坚强的毅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为班级工作添砖加瓦。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合唱、跳舞等才艺展示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班级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的地位。
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由于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在实践中,我要求各班委各司其职,在班级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同时每开展一个活动,作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班级委员会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以上是我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的尝试,我认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我管理,有利于让孩子们脱颖而出,有利于让每个孩子都品尝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以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上一篇: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