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过山车,同学们远离流感须得法
孙容
针对春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特点,上海市卫生局日前部署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同学们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添减衣物,并让自己远离流感。
误区1 流感就是重感冒
有调查显示,68%的人认为流感就是“重感冒”。事实上,流感和普通感冒虽有相似的症状,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流感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包括畏寒、极度疲劳无力、肌肉酸痛、持续高烧、头痛、干咳等。儿童流感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比如咳嗽、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等。
流感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因为体质较弱或较差,感染流感之后更容易导致并发症。肺炎是成人流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而儿童并发症则更多,包括肺炎、中耳炎、高热惊厥、心肌炎、支气管炎和脑膜炎等。流感并发症可以导致死亡,而普通感冒很少会引起并发症或死亡。
误区2 发烧后“散热”退烧
发烧是流感的病状之一,体温有时可高达39℃-40℃。此时许多人会服用退烧药,或用酒精擦身、冰敷退热等。其实,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准备打仗的讯号,若强行压抑,只会削弱自身的抵抗力,帮助病毒繁殖。也有人提议少穿衣服散热,但不论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患者,都有畏冷表现,即使有高热在身也如此。所以应当做的是穿上足够衣服保暖,不随便吃退烧药,尤其不可以自行服成药。
有发烧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高烧会烧坏脑子或引发心肌炎等。医院综合治疗是专业退烧和抗病毒消炎一起上的,能够对症下药。
需要提醒的是,甲型H1N1流感初期症状与普通流感十分相似,主要表现在疲倦、发烧、咽喉肿痛、头痛、身体痛、肌肉酸痛等方面,偶尔也有咳嗽、呕吐、腹泻等感冒症状,如果以为是普通感冒而不重视,可能会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误区3 “输液”一定好得快
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各大医院输液室都会爆满。其实所谓“输液”,输的多数是“消炎药”,即抗菌药物。众所周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毫无意义。抗生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腹泻等不良后果。所以,患流感时不必盲目“输液”,使用抗生素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些人为了不耽误工作,期望通过药物治疗当天或两三天就退烧,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发热持续3至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
治感冒六不要
不要洗蒸桑拿 感冒后洗桑拿浴,冷热交替反而会削弱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不要蒙头捂汗 感冒往往会引起发热,而发热时不能捂着,否则会导致四肢抽搐甚至休克,正确的疗法是服药。
不要蹦蹦跳跳 感冒发烧时,人体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加,再加之食欲不振,营养减少,抵抗力下降,如再剧烈活动,势必加大体内能量消耗,使抵抗力更弱,更不利于感冒的治疗。
不要喝酒祛寒 伤风感冒是上呼吸道炎症的反应,喝酒会加重粘膜血管扩张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步加重。
不要喝醋闻醋 为治感冒而喝醋效果不一定好,虽然醋有消毒杀菌、抑制有害细菌繁殖的作用,但长期喝醋会对胃粘膜有损伤,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此外,喝醋还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
不要盲目喝姜糖水 喝姜糖水只对风寒感冒起作用,因此,患感冒时不宜盲目喝姜糖水。
- 上一篇: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 下一篇:心理不健康的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