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
日期:2012-08-31 11:18: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646

2012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我校的工作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校、行为规范示范校、法制教育示范校为抓手,深入挖掘我校德育特色,大力实施我校德育的创新驱动,铸就学校德育品牌,引领我校的德育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二、主要工作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完善德育管理网络

1、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氛围,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完善校内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贯彻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处操作执行,党、团、各处室、年级组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重点抓好年级组特色教育及管理,切实发挥年级的育人功能和优势。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和洪山特色的管理模式。

2、优化德育骨干队伍。

继续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通过帮带结对、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优秀经验评选与展示,借助德育科研,提升年级组长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引领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进步。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完善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3、依托大队部、学生会等组织,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认真探索班、团干部的选用和培养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与学校的管理。以班级活动和值周中队为抓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学生会的建设,为更多的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

(二)深入贯彻《两纲》教育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

1、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校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学生的爱国爱校、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团结友善等基本道德品质建设。继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学雷锋活动,“感恩”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成为有修养,品德高尚的好少年。

2、进一步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做到期初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3、继续以主题教育月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9月份结合教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会关爱,懂得感恩。10月份结合国庆节,开展我爱祖国红歌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表达爱国情感。11月份结合校园运动会,继续倡导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树立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理念。12月份为法制教育月,结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加强法制教育。

4、以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为抓手,继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文明卫生月主题教育活动,主要针对学生个人卫生检查、班级环境卫生整治为主线,规范、提升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突出宣传不乱抛纸屑、不带食物进班、个人垃圾当天及时清理、文明用餐等卫生要求,同时强调仪容仪表等言行文明及礼仪教育。

5、以温馨教室的创建为契机,创建人文校园文化。落实教室包干区的打扫、保洁责任制,要求各班一日三扫扫到位,保持班级教室和校园的卫生整洁。加强爱护公物的教育和管理。开展爱校和爱班教育,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责任感。注重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让每一面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创设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奋进向上的力量。

6、以新一轮的法制教育示范校的创建为契机,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宪法》、《禁毒法》等相关法律,开展校园安全教育讲座与演习,指导学生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继续聘请法制辅导员,定期为学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创新对违纪学生教育帮扶途径,有针对性开展以纪律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等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7、优化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掌握科学教育策略和方法,尊重学生个体成长规律。完善校园救助网路,聘请专家来校作心理教育专题讲座,让全校学生认识、重视自己的心理自我教育和调节。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团体辅导和心理广播,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

(三)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按规范化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开展开放日活动,使家长能过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队伍。通过定期汇报交流,邀请家长委员会参加学校工作计划、工作策略讨论,积极诚恳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要求,加强理解,协调矛盾,推动和谐校园创建。规范家长学校教育内容,统一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理念,整合教育力量,最大限度为学生成长服务。

3、加强与社区的联动,做好资源开放工作,发挥各自的优质资源,提高教育的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四)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1、 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科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 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班主任要继续认真上好班会课,切实贯彻德育思想。

3、 开展德育科研。

全体教师要树立德育科研的现代意识,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认真作好学习笔记,针对新形势下我校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加强德育科研,关注德育效果,敢于创新,争先创优。

 

 

上海市洪山中学

2012-8-31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646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