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马关勇
日期:2005-05-31 08:46: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要提高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推动社会的发展,首先是推动单位的发展。因此,每一个员工必须立足本单位,放眼全社会。一所初级中学教育、教学如果能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就会与日俱增,这样,生源滚滚,生源滚滚财源也滚滚,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也必然会网开一面,学校的经济发展了,办学条件好了,教师的收入也会提高,许多矛盾容易解决。

二.要有问题的洞察能力

学校发展了,教职工的收入提高了。钱多是好事,但有时也会出现矛盾,比没有钱更难办,这叫出钱买矛盾。学校教职工中,有能力强的,有能力弱的,有讨巧的,有只会做不会唱的等等。去年奖金分配是“11.23”,今年按“11.53.5”分配,去年是岗位拉差,今年在岗位拉差的基础上,进一步试行岗位内部拉差。各种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学校领导层要有洞察力,想在前,思考在前,不断分析各种思想动态,这样才能让群众的心理话说出来,找出解决思想的有效办法,把可能出现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提高正确的决策能力

学校的决策应该来源于群众,要倾听大家的意见。因为学校行政出台的方案、决策,决不是个人行为,而应该集领导班子的明智,集全校教工的众力,使方案和决策体现民意,又有改革的力度。这样的方案,教工心悦诚服,一个学校的人与人才能和谐。

四.要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领导班子的每天的行动上。“法”的概念是广泛的,《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市教委制定各种法规是法,学校通过教代会形成的决议,例校务公开细则等都是法,这些制度和法,不因为领导的改变而改变。而且“法”是延续性的,要修改,就要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不是某一人想改就可以改的。学校的法规不仅是我们全体教工,更是我们党政领导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而且,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五.在提高化矛盾的能力

今年奖金分配“11.53.5”一出台,部分工人编制的员工就想不通。说上面拨款是按人头拨的,到了下面,我们就变成“1”了。职工人数越多,教师的钱越多,是老师沾了他们的光,这些话听起来十分有理,按这样的思路会想得通吗?有的单位请教工回去调查,然后回答三个问题:(1)你的工资收入和你同时工作的,而在其他单位的朋友相比;(2)你的工资收入和你自己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子女相比;(3)你为什么拼命要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这三个问题清楚了,那未现行奖金分配的思想问题也就解决了。

设计这三个问题的领导确实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高手。我们做领导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一位基层领导具备上述五种能力,那你这个单位一定是一个和谐的小社会。人人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同心同德,那还有什么工作不能做好呢?

 

洪山中学 马关勇

2004/11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1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