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韩国琴
日期:2006-02-01 09:43: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666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洪山中学   韩国琴

 

数学是基础学科,怎样才能学好数学?除了教师乐教、善教外,学生也要乐学、善学。有的学生时间比别人花的多,但还是学不懂,究其原因,其中就有个学习方法的问题。下面谈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法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教师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想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过程是自我生长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影响学习的惟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以此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为了淡化考试功能,淡化分数概念。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666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