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读后感-周芳
日期:2014-10-21 14:51:00  作者:张臻栋  来源:暂无  浏览量:675

《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

读书笔记___周芳

 

在学校组织这次读书活动中,我选读的是第四章节板块三“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这一名词越来越多的成为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词。在阅读了《提升专业实践力》这一书,针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我收获颇丰。 

“课堂教学”这一板块四个主要要素:

1.与学生交流。而清晰、正确的交流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就是对学习的期望值;第二个原则是指令和程序的清晰性;其次,所有教师面临着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的挑战。

2.运用提问和讨论的技巧。好的提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3)能激发学习的欲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

3.让学生参与。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智力。学生从情感上愿意不愿意参与教学,可以说是衡量自主学习标准。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多样而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如播放视频、问题探索讨论、分组比赛、上网阅读、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游戏、戏剧化的表演、艺术性的语言等)均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调动他们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唤起求知欲,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 

4.在教学中运用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可见教师的语言是否得当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尤其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更加举足轻重了。该部分由五个要素构成:评价标准,监考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反馈,学生自我评价,检测学习进展。

5.灵活处理,积极应对。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与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情感,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的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675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