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洪山中学体质管理方案
根据教育部、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结合《上海市洪山中学阳光体育规划2021-2025》、《上海市洪山中学课程计划》等管理制度,体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体教结合,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广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以此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意志品质。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校成立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校务办、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定期研究工作,把学校体育,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列入学校重要工作之一。
配齐专业教师。中小学部要在核定的教师总人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
(二) 全面落实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身课及体育活动课课程的前提下,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大课间体育活动30分钟(广播操、自编室内操(不少于2遍)、跑步)、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在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场地(室)、运动器材的前提下,学校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班每周的体育课及体锻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课外活动时、运动训练中起指导作用,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严格落实6-9年级每周3课时。做到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
严格执行体育教学计划。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有关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使教师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贯彻落实。任何部门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减少或挤占挪用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建立健全巡课监督等制度,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学生每天的活动时间。
(三)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体育提供人力保障。在体育任课师师资配备足够的基础上,体育组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与拼搏。做到立足本职,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体育教研活动要成为制度化。认真研读、领会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使用好体育教材,同时要合理安排好课外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外体育活动,真正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接受至少2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并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锻炼的技能。每年确定一个专题、编写教案,撰写论文,进行专题论文评选活动和公开课活动的授课与听课研讨, 总结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从中充实自我。
(四)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 及格率不得低于85%, 优秀率不得低于8%。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制度,具体由体育教研组成员分工负责,做到每学期确定测试项目,每学年有计划地为全校每一个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建立好相应的健康档案,认真完成《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系统》的相关工作。卫生保健组老师负责建立好学生健康卡。
(六)完善学生体育评价制度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工作。教研组针对学校现行的体育教学情况,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要充分运用好《上海市中学生成长记录册手册》,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教学考核成绩、体质健康状况以及体育特长,并定期地告知学生家长,学校教导处进行抽查验收。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一是要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二是要激起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三是要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的足够重视。近二年内,学校要建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使学校形成良好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氛围。
(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方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学校每年组织安排好校园体育活动,发动极大多数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的氛围。学校按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目的友谊比赛。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八)综合防控近视.做好学校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
1.加强日常教育,通过每周卫生广播时间,进行宣传。
2.各班制定防控近视管理制度的落实、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 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 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3. 做好学校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
(十)进一步加强保障与服务
1.成立学校体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学校体质工作。
组长:郭树宝(校长),
组员:罗芸瑛(副校长)顾惠花(教导主任)张静艳(德育主任)王凡(德育副主任)梁熙(体育教研组长) 王振贤(校务办主任)蒋东 姚蕾(大队辅导员、团队工作)孙蓉(卫生老师)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责任制与合理的工作分工和协作关系,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科学规划项目布局,合理统筹各类资源,在项目规划、经费投入、条件保障、训练指导和竞赛组织等方面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有序运作。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物质保障。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体育器材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体育器材进行登记与合理的分类,器材分布适当、井然有序。根据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比例,全额确保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年初学校经费预算中给予落实;学校每年投入足够的经费确保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费用,以后视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学校根据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和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建设,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及时满足体育教学发展中各种物质的需要,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在双休日、寒暑假向学生和社区开放。
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活动制度,为师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学校依法开展体育教学和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定期维护保养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建立规范有序的开放使用制度,建立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体育教师和体育活动的指导人员要遵循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原则,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和指导体育活动。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和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及时的救助并妥善处置。
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学校教学、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学生营养配餐管理,政教处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健全责任机制。
校督导室将统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校委.会汇报,督促学部做好相关工作。校督导室将加强指导工作,督促学部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部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上海市洪山中学
2021.7
- 上一篇:上海市洪山中学学生睡...
- 下一篇:洪山中学课外读物进校...